假設他說的是真的,我最無語的地方跟大家不一樣,因為自詡技術好的足夠去中心化的@SAT20Labs 拖延主網上線也就罷了上線runes也就罷了,但莫名其妙的堅決不去蹭brc20,並且還號稱要等brc2.0升級完了再去研究brc20,這種就是典型的忽視,非得把這種大好機會讓給這些brc2.0,merl,fb這種貨色的團隊
BRC2.0:一個“偽智能合約”的荒誕劇本 你認真讀完技術文檔 ,你會發現這不是升級,這是對區塊鏈基本原則的一次嘲弄。BRC2.0 的本質,不是智能合約,不是模塊化,它甚至不能稱為一個去中心化系統。它是一個完全依賴鏈下黑箱執行器的偽協議,把“智能合約”包裝成了一個龐大的幻覺。 假裝是智能合約,實際上是留言板+中心化服務 BRC2.0 的工作方式本質如下: 用戶在比特幣鏈上發佈一段 JSON 格式的“指令”銘文(inscription),例如“我想把 100 USDT 換成 ORDI”; 某個鏈下服務器(執行器)看到這個銘文後,把它解析出來,在自己的本地 EVM 環境(revm)裡跑一遍; 執行器再生成一條“結果銘文”,比如“你成功換到了 98 ORDI”,再寫回比特幣鏈上; 用戶或者前端再去讀取這條結果,接受這個版本的“現實”。 區塊鏈的四大支柱,BRC2.0 沒沾一個邊 ✅ 共識?沒有。 沒有任何節點參與驗證執行結果,結果只由一個鏈下程序說了算。你只能選擇信,或者不信。 ✅ 狀態?沒有。 比特幣鏈不記錄合約狀態。所有合約變量、餘額、映射關係都存在執行器的數據庫裡,誰掌控它,誰控制了“鏈”。 ✅ 驗證性?沒有。 任何人都無法驗證執行結果是否正確,無法重放、無法複驗。只有那個跑合約的執行器說:“我就是這麼跑的。” ✅ 去中心化?沒有。 執行器是誰你不知道,回執是誰寫的你也不知道,整個網絡根本沒有“共識過程”,更談不上多節點容錯。 換句話說,這根本不是智能合約,這只是一個基於銘文的 RPC 調用系統,而執行邏輯完全中心化,狀態完全鏈下託管,驗證完全靠相信(至於你信不信...)。 最諷刺的是:既然是鏈下執行,為什麼還要用 EVM? 這是最荒唐的地方: 既然合約執行本來就在鏈下,根本沒有共識約束、資源限制,那你為啥還用 EVM? EVM 是為了鏈上執行而生的,為了保證 Gas 限制、資源隔離而設計得極度受限; 你放在鏈下執行,就不該再用這種原始、狹窄、落後的執行環境。 你可以用更強大的虛擬機、更高級的語言,甚至用 AI 來處理用戶的“合約意圖”。 舉個極端但合理的例子: 我甚至可以發起一個“託夢智能合約”,用戶銘文寫下:“GPT,我昨晚夢見中本聰跟我說ETH要漲。” 然後 ChatGPT 回覆一句:“夢兆已解,此夢主財,宜加倉以太坊。” 再把這兩句話寫進銘文,不就是一次“AI+鏈上智能交互”? 邏輯上和 BRC2.0 一模一樣,可信度甚至還高一點。 這是不是也是一種“智能合約”? 比 BRC2.0 的“revm swapExactTokensForTokens”更智能。 這不是調侃,這是點出:如果你根本不要求執行邏輯被驗證,那任何鏈下計算+上鏈回執都比你 EVM 靈活得多,何必還扮演以太坊? 最後再吐槽一下這個令人難以啟齒的名字BRC2.0 我們都知道,BRC 是抄以太坊 ERC 命名來的,和以太坊的 Ethereum Request for Comment 對應。我們先不說比特幣的改進提案叫BIP(以太坊也沿用過去了叫EIP),壓根也沒有Bitcoin Request for Comment這種東西。 好好退一步,就算你想做升級版本,那不也應該是BRC20 2.0嗎。以太坊ERC都快8000個提案了,也沒升級成ERC2.0,還是太落後了。 注意技術上的否定不代表沒有投機的機會,你知道你在參與炒作就可以。 #BRC20 #BRC2_0
查看原文
7,305
4
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。除非另有說明,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,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。該內容僅供參考,並不代表 OKX 觀點,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,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。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,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。請閱讀鏈接文章,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。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。包含穩定幣、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,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。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,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