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OB 是我一直關注、也非常熟悉的比特幣 Layer2 項目之一,主打 EVM 兼容路線,另一個熱門競品 Botanix 剛剛宣佈主網上線。
我個人是第一期 BOB Fusion 的參與者,從Fusion1開始存錢,之後圍繞 BTC交互了一些應用,最初目標是為了攢 Spice 積分。雖然至今還沒有明確的空投計劃,但從 BOB 的敘事設計、融資背景、生態佈局節奏來看,TGE 時很可能會採用社區激勵且行為回溯的方式分發早期份額。
我個人目前的排名
第2季最終排名# 334,2700萬Spice
第3季當前排行榜排名# 376,5600萬Spice
BOB目前的目前唯一收益的是其生態的第一個NFT系列:PixelBobs。曾經團隊集體換頭像的那次,該nft最高炒作到600-800美金左右。
免費mint的,成本為0。
BOB 跟蜘蛛Botanix這類項目在成立之初就是希望打破現狀、融合 BTC 信仰與 EVM 創新, 打破 BTC 只能囤的侷限,讓它像以太坊一樣能跑智能合約、參與 DeFi、賺取收益。
BOB 也是如此:希望把比特幣從數字黃金變成 DeFi 的流動核心。一方面,它繼承比特幣原生的安全性與去中心化;另一方面,又通過智能合約機制,賦予 BTC 實實在在的鏈上用途和收益能力。
作為一個混合型 Layer2 網絡,BOB 把比特幣的安全性和以太坊的靈活性融合在一起,打通 BTC 在鏈上的新場景,釋放沉睡的價值,目標是成為比特幣 DeFi 的理想之城。
在我看來,BOB 的邏輯可以一句話總結:用比特幣打地基,在上面蓋出一個以太坊式的智能合約世界。
它採用了一個非常特別的架構 : Hybrid Layer2(混合型 Layer2),兼顧安全性與靈活性:
1、結算層直接接入比特幣主網,繼承其最強安全性;
2、基於 OP Stack 啟動,原生支持 EVM 合約,也就是說
它和以太坊的開發環境完全兼容。寫合約、部署應用、接第三方工具,基本不用改代碼,開發者可以“拎包入住”。但它又不是單純的以太坊擴容鏈。通過接入比特幣主網、引入 BitVM 和質押機制,BOB 把 BTC 的“硬安全”+ ETH 的“強靈活”融合在一起,真正打通了兩個加密最強鏈的核心價值
為什麼這套架構對BOB的BTC DeFi 特別重要?
因為傳統的 BTC 用戶想要參與 DeFi,通常要把幣跨鏈橋到以太坊,變成 WBTC、tBTC 這種包裝資產,既麻煩又有安全風險。
而在 BOB 上,有了 BitVM 和 BTC 質押系統的支持,用戶可以用“原汁原味”的 BTC 一鍵參與 DeFi,省去跨鏈步驟,也更安全。
也正因為專注於 BTC DeFi 生態建設,BOB 在早期投入了大量時間鋪設合作與生態基礎。目前,已有超 100 個項目部署在 BOB 上, Uniswap、Aave、Euler、LiFi、Lombard、Chainlink、Babylon、Solv 等項目已集成 BOB。DeFi TVL 大約1.3 億美元
BOB 支持所有主流 BTC 包裝資產(如 WBTC、tBTC)、LST(Liquid Staking Token)以及以太坊標準資產,確保 BTC 用戶可以直接接入現有 DeFi 世界,無需“重新學習”,無縫上手。
其中核心產品有:
1、一鍵 BTC 質押:用戶只需一次 BTC 交易,即可將資產投入 DeFi 金庫,背後由 Bitcoin Intents 驅動
2、混合型 BTC 金庫:基於 BTC 安全保障,參與以太坊及多鏈收益策略,倉位可代幣化、抵押或做槓桿。
過去這段時間,BOB 並沒有急著發幣,而是先把基礎設施、生態、用戶體驗一步步打穩。
關於TGE及空投:
坦白說,隨著時間推移,Spice 積分的稀釋越來越明顯,BTCFi 整體熱度也遇冷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我也在觀察:
BOB 能否不止步於“技術穩健”,而是在產品或機制上真正突破一次,帶來讓人眼前一亮的創新?
也許不是空投本身的價值,而是 BOB 是否能走出一條真正屬於 BTC 的鏈上應用之路。
查看原文

2.42萬
28
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。除非另有說明,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,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。該內容僅供參考,並不代表 OKX 觀點,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,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。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,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。請閱讀鏈接文章,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。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。包含穩定幣、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,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。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,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