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次 @union_build 選擇 ERC20 作為發行標準基本是沒什麼懸念的,畢竟EVM還是現在的大主流,用戶習慣也擺在那裡,在上線即支持主流 DEX、借貸、衍生品協議的情況下,再加上 ERC20 標準與Crosschain Governance雙重賦能,或許流動性碎片化將不再是Defi的問題。 TGE不遠了,重點關注一波 另外 @union_build 在@KaitoAI的華語區聲量不大,臨近TGE了,大家可以衝一衝。 @KaitoAI @infinex
剛剛看完 Union 的 V2 測試網更新總結 感慨一句:這不只是產品反覆運算,更像是一次範式轉變的預演。 最近很多人在關注 Union,並且把它定義為一座「橋」,但在我看來,它更像是多鏈世界的操作系統,“區塊鏈中的區塊鏈”。 它是一頭沉睡的巨獸,等它醒了,全場只能圍觀:原來還能這麼玩? 很多人只看到了它的「跨鏈」功能, 但真正讓 Union 不一樣的,是它把「多鏈操作」做成了系統級能力。 你可能不懂啥叫「系統級」? 沒事,舉個最真實的例子 👇 比如你在 Babylon 把 BTC 質押成 LST,想拿這份資產去 Sui 上薅羊毛,再回到 Ethereum 做 LP—— 以前這得繞好幾道橋,每跳一次都怕卡、怕慢、怕丟。 在 Union 這套系統里, 上面這些操作可以像系統調用一樣,一氣呵成: L1、L2、Solana、Cosmos、Move、BitVM…… 都能講“同一種語言”了。 ZK 直接驗證鏈的共識,跨鏈就像原地滑行,絲滑得起飛。 這個想法聽起來很狂? 那你看看誰投了它: 👇 gumi、LongHash、Foresight、Anagram、Borderless 📷 1600 萬美金早就砸進去了。 大家都知道,Union 不是來做工具的,是來重寫底層秩序的。 所以別再拿 Union 當「橋」看了。 它更像是 Web3 的 TCP/IP,一套新協定,一個新入口。 🏷️ 下一波敘事的起點,或許就在這裡。
查看原文
1.46萬
55
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。除非另有說明,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,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。該內容僅供參考,並不代表 OKX 觀點,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,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。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,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。請閱讀鏈接文章,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。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。包含穩定幣、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,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。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,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