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來想深入研究 Reown 的 2025 年 *Onchain 使用者體驗狀況* 報告一分鐘,終於做到了。它很長。它數據豐富。它有很棒的圖表。雖然我對它有很多共鳴,但有些說法我不能不揚眉大意地完全理解。 以下是突出(和不突出) 👇 🧵 的細分 TL;DR: Reown 與 Nansen 和 YouGov 合作,繪製了跨錢包、應用程式、鏈和行為的鏈上用戶體驗的狀態。該調查包括 1,000 多名活躍的加密貨幣使用者(主要來自美國和英國),涵蓋所有經驗水準——從新手到鏈上老手。 他們將這些定性反饋與 @reown_ + @WalletConnect 連接數據和 @nansen_ai 的錢包分析相結合,以揭示圍繞錢包使用、採用、痛點以及使用者下一步想法的巨集觀趨勢。 這是我喜歡👇的 1. 多錢包的現實是真實的 近 62% 的用戶報告使用多個錢包,罪魁禍首是顯而易見的互作性問題。意義。今天的多鏈叢林迫使我們為不同的鏈使用不同的錢包。幣安智能鏈?可能是信任。EVM?可能是 MetaMask。索拉納?幻影或背包。將遊戲和 NFT 新增到混合中,堆疊會變得混亂......而且速度快。 2. 移動錢包仍然佔據主導地位,但硬體又回來了 行動裝置仍然是首選的外形因素,但硬體錢包的興趣有所上升,尤其是老年使用者和注重安全的角色,如 Farmers 和 Socialites。這與我們所看到的情況相呼應:不斷上升的網路釣魚攻擊(21% 的使用者受到攻擊)和鏈上風險的普遍上升正在推動人們更好地獲得長期資本。 3. 錢包品牌整合是不可避免的 使用者越有經驗,他們就越有可能圍繞少數品牌進行整合,包括 Binance、Coinbase Wallet、Trust、MetaMask。這是成熟和規避風險的標誌,但也告訴我們錢包切換在使用者生命週期的早期是真實的。 4. 應用鏈、基礎和專業化 該報告對連鎖店專業化的分析是準確的。乙太坊仍然是結算層,Solana 正在吃高頻交易,Base 正在成為應用實驗室,而 BNB Chain 是中心化高速公路。使用者不再真正考慮「哪個 L1 最好」,他們正在根據用例進進出鏈。 我不同意或發現缺失的細微差👇別 1. 入職問題尚未解決 只有 11% 的使用者聲稱引導需要改進,但這感覺具有誤導性。這些數據來自成熟市場(美國/英國)中已經活躍的使用者,因此他們當然認為入門很好。但是,任何説明朋友設置第一個錢包的人都知道,這仍然是一場噩夢。來自助記詞、gas 費用和自我託管心智模式的摩擦仍然嚇跑了大多數常態。入職問題沒有解決,在我看來,它只是內部人士可以容忍的。 2. 互作性不僅僅是一個鏈條問題 該報告表明,錢包碎片化主要是由於跨鏈使用者體驗挑戰。這是其中的一部分。但是安全劃分(例如,將 DeFi 與 NFT 分開)、不同的瀏覽器擴展和用戶行為(為空投或農場創建臨時錢包)都加劇了臃腫。對我來說,這是一個更廣泛的用戶體驗問題,而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堆棧問題。 3. 治理參與度低......井。。。有充分的理由 只有 6% 的用戶參與了治理。該報告將此定義為缺乏意識或參與度。但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:當前的治理感覺像是表演性的。大多數選票都是橡皮圖章。投票權過於集中。而且即使參與的用戶體驗也很笨拙。這不僅僅是讓治理更加可見,而是讓它有意義。 4. 社交錢包:低留存率,高影響力 我喜歡這裡的細微差別:社交錢包(例如 Magic、Venly)正在推動 UX 創新,但長期留存率很低。這是準確的。本可以擴展的是它們作為UX沙盒的角色。Passkeys、無 gasless UX 和無縫開戶等功能通常首先在這裡進行測試,然後遷移到更主流的錢包。他們對於UX劇本仍然至關重要,即使他們在TVL中沒有獲勝。 5. 安全信心增強...但它是真的嗎? 69% 的使用者表示他們在鏈上感到安全,高於去年的 50.5%。但網路釣魚也在上升。我懷疑這種信心的增強是否意味著我們已經“解決了”安全問題,這可能只是意味著使用者對他們的風險管理習慣更有信心,而不是系統本身。在盲簽名得到解決並且智慧錢包的採用得到改善之前,我們仍然容易受到攻擊。 我的快速結束語 👀 人們很容易錯過有多少改進的空間,尤其是在引導、錢包蔓延和治理方面。 我們還沒有達到那個目標。下一波 UX 工具需要為不關心鏈條、錢包或費用的中端用戶構建,他們只希望一切正常並享受好處。 這就是差距。這就是機會。
查看原文
1.24萬
73
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。除非另有說明,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,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。該內容僅供參考,並不代表 OKX 觀點,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,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。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,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。請閱讀鏈接文章,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。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。包含穩定幣、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,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。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,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