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鍵位陷阱的問題今天直播的時候剛好聊過,做市商和大資金收割散戶的邏輯不在於針對特定價位,而在於針對足夠的對手流動性;
就像鯨魚進食的時候,如果始終張著嘴去吃那些稀疏分佈的小魚小蝦,獲得的能量遠不足以Cover身體的開銷;
於是鯨魚會選擇去磷蝦和魚群聚集的地方...
在海面以下通過氣泡來將小魚小蝦聚集在一起,隨後一口吞下,完成進食;
因此在期貨市場中,本身是不存在真正意義的關鍵價位的(但現貨市場存在,由於供需原理),所有我們以為的關鍵價位,都有可能成為假突破、震倉、流動性抓取的地點;
正如小魚小蝦最後被聚集在一起的時候...
負責任的分析師不是給出一個關鍵價位后就完事了,而是不斷根據最新的數據來適應當前市場,我們無法知道巨鯨什麼時候會上來吃最大的一口,但我們可以知道自己是否身處那個泡沫圍成的陷阱之中;
還是那句話,擁抱不確定,做對策,不做預測。
最後,居然被小樊總點名「頂級分析師」,有點不知所措,就像業餘愛好被專業選手肯定的感覺... 🫡
加密貨幣市場的「關鍵位陷阱」:分析師共識如何被做市商利用?
最近發現市場波動非常劇烈。 多空的競爭分析也非常活躍,很多朋友跟我線下聊的最多的就是問我:“BTC”的走向如何? 為什麼利空利多都無法決定行情的走向了?
其實:世界就是一個巨大的草台班子!
在加密貨幣市場,尤其是期貨交易中,你是否注意到一個現象:許多KOL、頂尖分析師,甚至次級分析師,喊單或預測的關鍵支撐位、壓力位往往驚人一致? 這些「共識價位」吸引了大量資金,形成多空雙方的博弈焦點。 然而,市場走勢卻常常出人意料:支撐失效、壓力突破,散戶的止損被精準“收割”。 這背後,究竟隱藏著怎樣的邏輯?
一、關鍵位的形成:分析師共識的放大效應
在X平臺上,加密貨幣的討論熱火朝天。 頂尖分析師通過技術分析、鏈上數據或市場情緒,預測某個關鍵價位,比如BTC的支撐位在60000美元,壓力位在65000美元。 這些觀點迅速傳播,被次級分析師、KOL甚至普通投資者放大。 比如像涼兮@liangxihuigui 他的實盤操作和觀點,會迅速在全網形成一種巨量“共識”:某個價位是多空博弈的關鍵。
這種共識並非偶然。 技術分析的核心在於歷史數據的重複性,斐波那契回撤、移動均線、整數關口等工具,讓分析師們不約而同地聚焦於相似的價位。 而社交媒體的傳播效應,進一步放大了這些關鍵位的市場影響力。 散戶、量化團隊、甚至部分機構,都會根據這些價位設置止損、止盈或槓桿操作。 於是,市場在這些位置聚集了巨大的流動性:多單的止損單、空單的止盈單,形成了清晰的“獵物”分佈。
二、做市商的“定點清理”:流動性收割的藝術
然而,加密貨幣市場並非完全自由的市場。 大型做市商、交易所或高頻交易團隊,擁有資金和技術優勢,能夠通過短線操作影響價格走勢。 他們的目標很簡單:收割市場中的流動性。
當大量資金在關鍵位附近堆積,比如60000美元的支撐位聚集了大量多單止損,做市商可能通過短暫的拋壓,推動價格跌破支撐,觸發止損單。 這些止損單被觸發後,會進一步加劇下跌,形成“瀑布效應”。 但有趣的是,價格往往在清理完流動性后迅速反彈,回到支撐位上方,讓追空的投資者措手不及。
同樣的邏輯也適用於上漲行情。 壓力位附近的空單止損被觸發后,價格可能短暫突破,形成“假突破”,誘導更多資金追多,隨後價格回落,空方再次被清洗。 這種“定點清理”本質上是對市場流動性的精準打擊,而關鍵位的共識,為做市商提供了完美的“靶子”。
三、期貨市場的放大效應:槓桿的雙刃劍
期貨市場是這種現象的放大器。 加密貨幣期貨的高槓桿特性(10倍、20倍甚至更高),讓小幅價格波動也能引發巨額清算。 根據鏈上數據,BTC和ETH的期貨市場每日清算量動輒數億美元,尤其在關鍵位附近,清算量往往激增。
以BTC為例,當價格接近關鍵支撐位時,多頭槓桿倉位激增,散戶期待反彈。 然而,做市商的短線操作可能導致價格快速下探,觸發多頭爆倉。 清算的多單進一步推低價格,形成惡性循環。 反之,在壓力位附近,空頭爆倉則推動價格向上突破。 這種由槓桿引發的清算潮,不僅加劇了價格波動,也讓關鍵位的“失效”成為常態。
四、頂尖分析師的「無意之罪」?
頂尖分析師的觀點無疑具有巨大影響力。 例如@CryptoPainter_X 等很多優秀前輩,他們的預測基於嚴謹的技術分析和市場洞察,但問題在於,這些觀點通過社交媒體的傳播,被市場參與者過度解讀和盲目跟隨。 次級分析師為了流量,複製並放大這些預測; 散戶則根據這些「共識」下單,最終形成資金的單邊堆積。
諷刺的是,分析師的精準預測,反而可能成為做市商的“幫手”。 關鍵位的公開化,讓做市商能夠輕鬆鎖定目標,實施流動性收割。 這並非說分析師有意誤導,而是市場機制和人性逐利的天然結果。
五、如何應對「關鍵位陷阱」?
作為普通投資者,面對這種市場博弈,我們並非毫無還手之力。 以下是一些建議:
1警惕過度共識:當全網都在討論某個關鍵位時,保持懷疑。 過度一致的預期往往是陷阱的信號。
2管理風險:降低槓桿比例,設置更寬鬆的止損位,避免被短線波動清算。
3觀察清算數據:利用鏈上工具(如Coinglass)監控期貨清算情況,判斷市場是否處於“收割”階段。
4逆向思維:當市場情緒一邊倒時,考慮反向操作的可能性,但需嚴格控制倉位。
【市場的博弈永不停歇! 】
加密貨幣市場的魅力在於其高波動性和博弈性,但也正因如此,散戶往往成為食物鏈的底端。 關鍵位的共識看似是市場的理性分析結果,卻可能被做市商利用,成為收割流動性的工具。 期貨市場的高槓桿特性,進一步放大了這種博弈的烈度。
作為投資者,我們需要認識到,市場不僅是技術分析的舞臺,更是資金與心理的戰場。 頂尖分析師的觀點值得參考,但盲目追隨可能讓你成為「關鍵位陷阱」的犧牲品。 唯有保持獨立思考,嚴控風險,才能在這場博弈中立於不敗之地。
但說到底,其實像很多寶藏分析師、優秀KOL交易員隨著時間的推移都會逐漸成為流量浪潮的浪尖,他們就像策略指標一樣,用的人多了,都有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失效,所以研讀市場學習他們的經驗理論才是關鍵。
如果對於鯨魚的案例沒有看懂,就看這個視頻!
2萬
42
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。除非另有說明,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,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。該內容僅供參考,並不代表 OKX 觀點,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,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。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,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。請閱讀鏈接文章,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。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。包含穩定幣、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,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。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,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。